close

時疫初起,邪氣盤踞於中,表裡阻隔,裡氣滯而為悶,表氣滯而為頭疼身痛。因見頭疼身痛,往往誤認為傷寒表證,因用麻黃、桂枝、香蘇、葛根、敗毒、九味羌活之類;此皆發散之劑,強求其汗,妄耗津液,經氣先虛,邪氣不損,依然發熱。

更有邪氣傳裡,表氣不能通於內,必壅於外,每至午後潮熱,熱甚則頭脹痛,熱退即已,此豈表實者耶?以上似表,誤為表證,妄投升散之劑,經氣愈實,火氣上升,頭疼轉甚,須下之,裡氣一通,經氣降,而頭疼立止。若果感冒頭疼,無時不痛,為可辨也。且有別證相參。不可一途而取。

若汗、若下後,脈靜身涼,渾身肢節反加痛甚,一如被杖,一如墜傷,少動則痛若號呼,此經氣虛,營衛行澀也。三、四日內,經氣漸回,其痛漸止,雖不藥必自愈,設妄引經論,以為風濕相搏,一身盡痛,不可轉側,遂投疏風勝濕之劑,身痛反劇,似此誤人甚眾。

傷寒傳胃,即便潮熱譫語,下之無辭。今時疫初起,便作潮熱,熱甚亦能譫語,誤認為裡證,妄用承氣,是為誅伐無辜。不知伏邪附近於胃,邪未入腑,亦能潮熱;午後熱甚,亦能譫語,不待胃實而後能也。假令常瘧,熱甚亦作譫語。癉瘧不惡寒,但作潮熱,此豈胃實者耶?以上似裡,誤投承氣,裡氣先虛,及邪陷胃,轉見胸腹脹滿,煩渴益甚,病家見勢危篤,以致更醫,醫見下藥病甚,乃指大黃為砒毒,或投瀉心,或投柴胡、枳、桔,留邪在胃,變證日增,神脫氣盡而死。向則不應下而反下之,今則應下而反失下,蓋因表裡不明,用藥前後失序之誤。

 

又可於此何重申辨證之重要,莫因病家出現頭痛即認為是風寒,以風寒治時疫,明明為裡證,卻作表證治,而致妄耗津液;反之,若非裡證,如瘧,出現潮熱,而用下法,而成胸腹脹滿,煩渴益甚,加重病情,甚至死亡,可不慎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百合 的頭像
    百合

    百合雜記

    百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