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張姓暴卒,隨鬼使去,見冥王。王稽簿,怒鬼使誤捉,責令送歸。張下,私浼鬼使,求觀冥獄。鬼導歷九幽,刀山、劍樹,一一指點。末至一處,有一僧孔股穿繩而倒懸之,號痛欲絕。近視,則其兄也。張見之驚哀,問:「何罪至此?」鬼曰:「是為僧,廣募金錢,悉供淫賭,故罰之。欲脫此厄,須其自懺。」張既蘇,疑兄已死。時其見居興福寺,因往探之。入門,便聞其號痛聲。入室,見瘡生股間,膿血崩潰,掛足壁上,宛冥司倒懸狀。駭問其故。曰:「掛之稍可,不則痛徹心腑。」張因告以所見。僧大駭,乃戒葷酒,虔誦經咒。半月尋愈。遂為戒僧。

  異史氏曰:「鬼獄渺茫,惡人每以自解;而不知昭昭之禍,即冥冥之罰也。可勿懼哉!

本篇云張姓誤被鬼使捉入地獄,後又被鬼王釋放,回人間前,請鬼使領遊地獄,忽見其在其中,其受孔股穿繩懸之刑,驚問之,乃因身為僧人卻以所募之金淫賭,故遭此刑。張姓回人間後,急找其為僧之兄長,兄長雖未死,但瘡生股間,掛足壁上,猶如地獄所見,張乃告兄所見聞,兄驚呼不已,爾後終於戒邪淫,症狀乃癒。

本篇警世意味濃厚,人間所犯之錯,最終將於地獄審判,正是傳統的警世思想。蒲松齡所描述地獄場景,與今於廟寺善書所見相差無幾,不知其概念起自何時?若有參佛教概念,那應起自漢代後。此議題可再加以查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百合 的頭像
    百合

    百合雜記

    百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