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近來喜聽張大春泡新聞-我的老台北系列,該系列訪問許多名人,但以出版界、文藝界或學者為主,多數相當精彩,值得一聽。有幾集令余印象深刻,如吳念真、小野、陳亮、張國立、王榮文、朱延平、梁修身、詹宏志等,來宾所述及之老臺北內容,許多是余在書本或平常媒體未從觸及的。從他們的受訪,令聽眾大概可勾勒出當年各行業的發展史,聽王榮文,可了解7、80年代臺灣出版界的盛況與發展;聽朱延平、小野,可一窺7、80年代國片的興盛及新浪潮電影的崛起,以及黑道如何控制電影圈;聽吳興國,可知京劇如何與舞台劇結合等等,增添余許多常識。
觀此等名人之特性,余發現許多名人的成功,往往是非刻意的,無心插柳,如吳念真、小野,最早都是寫作,後來在文壇頗有名氣後,才涉入拍新浪潮電影之編劇,吳後來更成導演;詹宏志最早是對美編插畫有興趣,也很能寫作,先從事出版業,嗣後從事電視、唱片等監制,最後才創PCHOME,他們或許天生極具特殊才能,但絶不受限於框架,勇於嘗試,累積經驗,俟某時機來臨,即能掌握機會,大放異彩,這些是余身為一公務員永無法達成者。而今時空環境當與民國60至80年代大不相當,欲成功者,無法再以老路,但更重視自我表達、個人特色及掌握影音媒體之能力。然而,文字的掌握、語言表達、資料綜整及篩選能力,格外重要,回到原點,就是語言,是故,余以為學好中文,才是一切根本!
張大春泡新聞—我的老台北系列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LUAc8aIJg4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