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二專畢業前三個月,余亦考慮是否要推甄於本校二技部,以取得「學士」文憑。因好友y女及J男皆有推甄本校,然此時已深感商學非本人所好,五年的商學生涯,仍就對其一無所識。家姐見吾對史學有所偏好,勸吾不如報考插班大學之歷史系。時對人生並無目標,另外對大學生活亦有所嚮往,至是乃決捨商學以從事於此。惟本人對歷史專業科目著實外行,過去也未曾接觸四史、史學導論之類,故準備此類科,真猶如大海撈針,對其考試思維仍舊停留於過去,以為只要背頌,強記年表,人物生平等,便可得高分。故不過讀了坊間歐陽紅的《中國通史》、史可法的《西洋通史精華》等針對插大歷史考試之專書,便去應試了。

總共報考中興、輔大、臺大、政大、文化五間,本人僥幸錄取中興、文化、輔仁三間,因輔大距家較近,故擇輔大就讀。初入大學,真有與過去技職學校全然不同的新鮮感,學風自由,科系眾多,可自由旁聽各式課程,當時本人真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之心境。進了歷史系方知歷史學究竟為何,我個人感受它其實是一個探索人之學,希望藉由長時間的史事選擇性編排,由史家作合理的解釋。由於歷史主的主角為人,故歷史可說是人的學問,吾人研究長時間的歷史,便可找出世間的變遷,發現其中之道,高明的史家或可找出人世間的「真理」。然欲作出高明合理的歷史解釋,必先具備豐富學識且掌人事通性,見人所未見,發人所未發,非易也。

大學期間,本人博覽史學書籍,四史僅讀三史而無精讀。《史記》僅讀本記與列傳數篇,漢書則僅讀食貨志,三國志則僅讀人個人喜好之三國人物數傳。其它則是史學名家的著作,中國史方面,錢賓四先生全集讀了近七成,梁任公的《中國歷史研究法》、《先秦政治思想史》;蕭公權的《中國政治思想史》等亦有精讀。

  另外也兼讀一些大陸經濟史家的著作。西洋通史方面則有王曾才的全數作品,中古史則為王任光所著之作。其它方面則盡為雜書,不再一一列舉。大學時代吾曾對共產主義有所偏好,思想一度左傾,故亦曾研讀《資本論》、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等,以及左派社會學的專書,如新馬克思主義。另外也精讀了紀登思的社會學。也曾精讀陳永發先生的《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》,大學論文寫的主題為〈中國蘇維埃時期的土地鬥爭〉,頗受教授稱許。一度萌起報考政大東亞所之念,專門研究中國大陸。然畢業前系,又覺單單研究政治史或共產主義,未免格局太窄,不符史家「通古今之變」原則,所以仍舊報考傳統的史研所。

  附帶一提,大學時代本人喜好運動的習慣仍舊保持,此三年迷上了游泳,無師自通,一週至少四~五次,也於大學期間考取救生員與救生教練執照,任職暑期救生員與游泳教練。惟大學時代個性內向保守,且沉迷於史學探索及游泳,下課即回家,或去游泳,尤其在大三與大四,一有空堂即與莊男前去臺北至苗栗、宜蘭之區域,找尋野溪溫泉,深夜方回府乃家常便飯,故無以識輔大的窈窕淑女,更別談及男女交往,是為本人所憾也。

今日先撰文至此,明日再續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百合 的頭像
    百合

    百合雜記

    百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