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蹉跎,猶覺仍為少年郎,怎知忽已三十。三十是人生另一階段,梁任公三十時曾撰〈三十自述〉一文以自省,余雖不才,但亦想撰〈三十自述〉以效顰焉。余生於民國六十九年,所受之中、小學教育仍為傳統國民黨的填鴨式教育,道德上只灌輸汝愛國、順從之思想,小學國語課總有一、二篇為美化、宣傳國民黨課文。在學識上只求硬記不求甚解,但為升學考試而已,是故中、小學階段不可算是「求知」,不足道也。
由於國中階段余對英、數、理皆無興趣,成績極差,所以北聯落榜,五專僅考取中國工商,高職則僥倖錄取公立松山家商。時無人教你發崛自己志趣,故吾就讀高職是於半矇懂下,會計、數學年年不及格,每每必重修之。惟此階段,余有感對「歷史」一科頗有興趣,此可源於國中,每當歷史老師授課,吾必聚精會神聆聽,甚至在課堂提問。平時也會至圖書館,借閱一些歷史普及書。惟當時無人指點,故閱讀甚無一系統。另外也酷愛金庸之武俠小說,曾在一夜讀完《連城訣》,熱淚盈眶,也曾在會計課上偷閱射鵰三部曲。高職三年,本人仍未志於學,沉迷電玩、漫畫,學業荒廢,排名全班倒數第五,但也跟隨眾人腳步,報考四技二專。由於商學基礎未佳,故只錄取了大華技學學院。
大華技術學院地處偏僻,座落郊區-新竹芎林鄉。此二年間,我迷上了「國術」,即中國武術也。這時期吾崇拜李小龍、成龍,欲人格、行為皆效法二人。得知李小龍攻讀哲學,吾也至書店購買老莊書籍閱之,惜當時思想尚未成熟,更不了解道家學術淵源背景,對裡頭之意涵,不甚了解。二專吾學習北派拳術,是為亞運表演套路。後來回想此武術只能強身健體,伸展筋骨,對於肌肉力量、實戰無所幫助,尤其是身型方面,即便學習對於外型也無所改變,不如學習健美來得有型,故本人僅學習國術一年有餘,便不再學。於畢業前三個月,余忽覺自求學以來,從未學到己所愛之學問,學到的僅是表面上的應用之學。如會計、國貿、行銷、企業管理等等。吾欲習歷史,探討人-後來進了大學方知吾想學為「人文學」。….此外,吾在這就讀二專時,結識了現今仍有密切聯絡的y女。
今日先撰文至此,明日再續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