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榮
榮寵有初,鮮有終者;吉凶無常,智者少禍。榮寵非命,謀之而後善;吉凶擇人,愼之方消衍。
此段云上位榮寵並非永遠,福禍永遠無法預測,惟謹慎、謀定後動方能趨吉避兇。
君命無違,榮之本也,智者捨身亦存續。後不乏人,榮之方久,賢者自苦亦惠嗣。官無定主,百變以悅其君。君有倖臣,無由亦須結納。人孰無親,罪人愼察其宗。人有賢愚,任人勿求過己。
此段再次強調,榮華富貴仍來自於君王,智者即使不顧性命亦要延續,乃至後世。是以,對於上位,想盡辦法取悅,亦想法子結交上位身邊寵人,對於欲打擊之政敵,必先察其身家背景,以免得罪上位寵倖者,對於用人,不必太過刻求凡事都勝於己。這相當有道理,余進衙門以來,真覺做事實不論智力高低,而在於管理,特別是用人。既用之,則應充分授權與信任,無一無是處之人,只有適合其位否?
榮所衆羨,亦引衆怨。示上以足,示下以惠,怨自削減。大仇必去,小人勿輕,禍不可伏。喜怒無蹤,愼思及遠,人所難圖焉。
此段提醒,得榮寵固然受人羨,但也會受人妒嫉,對於上位,當盡力表現已心滿意足,對於下亦須適當予以恩惠。對於仇敵必全力打擊,對於小人也須注意,切勿掉以輕心。平時要有城府,喜怒不形於色,如此才不會被人抓把柄。
保身
世之道,人不自害而人害也;人之道,人不恕己而自恕也。
所以說,若無防人之心,儘管與人為善,有時他人為求己利,亦會害己,此不得不慎也。爭功、諉過,天下不變之理。
君子惜名,小人愛身。好名羈行,重利無虧。名德不昭,譭謗無損其身;義仁莫名,姦邪不以爲患。陽以讚人,置其難堪而不覺;陰以行私,攻其諱處而自存。
這裡點出了為政之精華,特別強調仁義道德、禮義廉恥者,往往會被放大檢視,一稍有過,立被群起攻之;反之,低調行事,實事求事者,較不會受他人攻擊。對於政敵,表面讚揚,使其忘乎其形,背地卻專攻其不備,以立於不敗之地。實為典型陰險小人之法,常人不得不慎也。
庶人莫與官爭,貴人不結人怨。弱則保命,不可作強;強則斂翼,休求盡善。罪己宜苛,人憐不致大害。責人勿厲,小惠或有大得。
這裡仍強調為人處事低調,不要鋒芒太露,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。這是處事、為官不變之理,然而,來俊臣自身卻是囂張跋扈,殘害忠良無數。
惡無定議,莫以惡爲惡者顯;善無定評,勿以善爲善者安。自憐人憐,自棄人棄。心無滯礙,害不侵矣。
此段則言明,在朝為官無所謂善惡之分,不要善惡分明,如此方不會招敵,心中無成見,自然長保己身。